北京这次中考改革,估计全国是要跟进的,今年正式落地首发,总分狂砍160,现在变成510,小四门直接下降,大四门集结,这个新格局现在形成了,你看北京这次中考改的这个方式,它跟开春儿
刚出来的教育强国纲要+和工作报告的这个精神它是吻合的,北京改就意味着全国下一步一定会改
规划。如果你家有3-12岁的孩子。这条如果你有缘刷到就收藏,几年后你想起来了,翻出来再看看,也许都有参考意义。
这次的变化总思路四个字,大减法,小加法,多渠道。现在我用普通人能听懂的说法,给大家翻译一下哈,刷题能刷好的、靠背能考好的科目通通都减少了。未来能被筛选出来的一定是具备创造力
的真学霸。那普娃怎么办?在这个前提下,教育真的是更公平了吗?我们分3个点来看啊。
第一大减法。是真的彻底减了生化史地这四门课的负担,不用再为了90分提到100分花大量的时间
去积去刷题了,90分100分都是A。但是中考生最容易提分的,最容易突击的其实也是这四门。这四门不需要天赋,靠勤奋靠背就可以了。很多孩子之前就是靠着四门成绩拉上了分,上了重点高中。现在把大家都赶到了语数外物的赛道上,除了英语全是拼脑子拼天赋的学科啊。大减法会让强者更强也更显眼,好机会一定是属于他们的。
第二就是科技兴国+的战略已经非常明显地渗透到了教育体系,连道德与法制都是开卷考试。这意味着我国家到底在侧重要筛选出来什么样的孩子,说白了也是在为这个民族挑选未来的带头人。毫无疑问是具有创造力,能够找到真问题,解决真问题的那群人。我之前总是跟大家强调,后面是人工智能的时代,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造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。
我看还有人在呼吁要取消英语。看到这里你能明白吗?取消英语,你的孩子更不可能拥有与未来共
振的机遇。如果你的孩子3-12岁,一定要提前重视孩子的多元发展。生产工具在他成才的年代会有巨大的变化,而他能否在自己的天赋里找到发力点,才是真正拉开他与其他人差距的关键。如何找到天赋?大家一定要重视最后一点。我认为我们确实开始步入了一个高分高等的人才培养时代。
科技兴国,实干兴,帮你把这一句拆开看,这两个关键点同样重要。如果说以前填鸭式的鸡娃还有用,现在比真的是父母的转念的速度。再说一遍啊,“科技兴国,实干兴邦"这8个字你品明白了,娃的出路就有了。下面讲了一些学科规划和培养习惯的建议,想让孩子上个好高中、好大学的家长们,未来做好这3件事,孩子未来几年内轻松碾压同龄人,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。
一、语文,狠抓阅读,是普通家庭最划算的投资,这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、提高认知,还能让孩子在写作时言之有物,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也会得到提升。至于该读什么,一定要远离口水书,要多读好书经典书。可以参考清华附小100本书书单以及功利性书单,每天读半小时,语文成绩也能蹭蹭往上涨。
二、数学要回归课本,循序渐进。首先要完全理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,然后再去尝试课外买的资料,由易到难,不要一开始就跳过书本知识做,买的资料会打击孩子的信心。推荐三部数学动画,
一年级开始每天让孩子看一集,包含了小学数学所有知识。
第一部《DK 图解数学》+,这部动画片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品。每一集讲解一个数学知识点,涵盖了整个小学1~6年级的核心数学考点。
第二部,《超级课堂》+,它可以说是奥数动画的天花板,每集讲解一个经典的奥数问题,比如火
车相遇、鸡兔同笼,让孩子爱上数学。
第三部,《高斯数学》+用有趣的动画形式,把枯燥复杂数学题讲透明白,培养数学思维的入门级
动画涵盖小学99%知识点,一套搞定小学所有数学知识,让孩子不再害怕数学。
三、英语是一门,只要付出就一定能快速看到回报的学科。想让孩子学好英语,关键在于多听多读多背,英语作为一门语言,最重要的是开口说。因此,要从小培养孩子说英语和听英语的习惯,同时积累词汇和语感,遵循听、说读、写的规律。如果你家孩子3~12岁,可以坚持每天观看英语原版动画,每天看20分钟听力训练一小时,轻松积累2000多个词汇,学两个月效果可媲美一年的学习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