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-7 一定哪里有问题,但我又一时说不上来。 心里有点烦闷,于是走出去透透气。 旁边有个幼儿园,有不少儿童正在荡秋千。 欢声笑语,尖叫不断。 这又让我想起李婉婷,不由得默默观察了一番。 突然,我脑子轰...
第五章
5 一定哪里有问题,但我又一时说不上来。 心里有点烦闷,于是走出去透透气。 旁边有个幼儿园,有不少儿童正在荡秋千。 欢声笑语,尖叫不断。 这又让我想起李婉婷,不由得默默观察了一番。 突然,我脑子轰地一...
第四章
4 但这个案子本身就透露着诡异,在秋千上被活活吓死,这说出去都耸人听闻。 如果不把它办得无懈可击,只怕也难以服众。 于是我又去到事发地,走访附近的居民,寻找更多的目击者。 这是一栋老旧小区,住的大多数...
第三章
3 第二天法医的尸检报告出来。 报告显示,李婉婷的死因是由于过度惊吓导致的心脏骤停。 这和我的推论一致,看来真是一起令人惋惜的意外。 于是感叹了一句: 「真是造孽,家人不得难受死。」 法医老吴却不以为...
第二章
2 死者身份已经确认,名叫李婉婷,十岁,正是老人的孙女。 具体死亡原因,还待法医进一步确认。 我让老人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讲一下,她说: 「今天傍晚,我带着咱孙女到这儿玩秋千,才刚玩一会儿,你们就过来了。...
第一章
大半夜接到报案,说看到一个老人带着小孩在荡秋千。 接线员以为是恶作剧,可报案人却说: 「她们荡了一晚上,没有停过。」 赶到现场时,秋千上的小女孩已经死亡。 老人将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放到秋千上,周而复始...
第八十章 魔鬼的暗示(下篇)
某些偶发事件看似无因可查,但事实上确有它的行为意义。比如说某人不小心将架子上摆放的花瓶碰落,其实这是事出有因的。事实上这种失误,如口误、笔误、失手等,在人们身上是常有发生的。再仔细回想一下,不久前那人...
第七十九章 魔鬼的暗示(上篇)
先说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吧。当你逛商场时,看到商品外面那精美的包装,自然觉得里面的物品一定价值不菲,不知不觉的你可能就产生了消费冲动;当有人告诉你今天看上去气色很不错,你可能一天都精神饱满效率奇高;当看到...
第七十八章 迷离的错觉记忆(五)
而那名近距离看到疑凶的路人,给他的记忆刺激最深的就是那个刀疤,刀疤就是罪犯,罪犯就使刀疤,这个强烈的符号使得刀疤与罪犯划上等号。他并没有清晰的分辨出究竟在左侧眉骨,还是在右侧眉骨。鼻子,眼睛,嘴的特征...
第七十七章 迷离的错觉记忆(四)
但是,一个新出现的线索打乱了我的思绪。据死者丈夫反映,银行的信用卡消费记录表示,案发当天该女子曾新购得一条金项链,而在女子尸体上并未查获,联防队员也表示抓捕到刘虎时身上也未搜出金项链。看来刘虎将凶器抛...
31